目前,2025年度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正在开展申报。2025年省自然科学基金政策有较大调整,另外本次申请采用新系统(江西省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网址:,原老系统账号可以直接登录),为便于申请人和单位高效申请,现整理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常见问题答复如下。
答:今年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进行了较大调整,包括重点项目分为自由探索和目标导向两类,其中目标导向类需进行指南征集和论证等工作;新增前沿技术项目;修订管理办法等工作。往年申请时间在3周左右,今年放宽至1个月(1月21日至2月20日)。
答:各单位限额推荐指标数根据上一年度指标数和立项率确定,具体指标数见申报通知附件3。
答:其他省直单位推荐数不超过10项;其他普通本科高校、省级医院、省属科研院所申报数不超过4项,且不得占用省直单位或设区市科技局指标。
答: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实行限额推荐制度,重点和杰青项目的总和不超过单位指标数的25%。
7.申请人对学位职称等有何要求?面上、杰青、重点等项目推荐信有模板吗,签字后还需要盖章吗?
答:申请人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或有2名与其研究领域相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科学技术人员推荐(青年项目除外)。推荐信格式自拟,由符合条件的推荐人签字即可。
10.前沿技术、联合基金项目如何申请,有无限项要求?限项和现在申请其他项目类型冲突吗?
答:前沿技术、联合基金项目另行组织开展申报,申请人统筹考虑个人实际情况进行申请。请科研人员及时关注通知公告。前沿技术ebet易博、联合基金项目均不占单位限项指标数,但申请需满足个人限项要求,每人每年只能申请1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主持在研项目不得超过2项,申请人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项目进行申请。
11.优青、创新研究群体等项目申请不受单位推荐指标限制,个人申请是否受限?
答:上述项目申请时不计入单位推荐指标数,申请人仍需满足个人相关限项条件,每人每年只能申请1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主持在研项目不得超过2项。
12.青年、重点、杰青等直接支持项目的申请入口在哪里?重点项目目标导向类项目怎么申请?
答:各项目类型均在系统中配置了单独的申请入口,请申请时注意选择对应项目类型进行申请。目标导向类项目指南,可在系统中下拉进行选择对应指南。
14.青年直接支持项目条件中要求毕业于2024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前200位高校,已经发布了2025年泰晤士排名,为何不以2025排名为准?为何采用泰晤士排名,QS、软科等排名前200是否可以?
答: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直接支持项目申请条件中的相关年限按年度顺延。目前泰晤士排名在国际上应用更为广泛。
15.重点项目目标导向类和自由探索类有什么区别?不在目标导向类指南中的项目能否申请?
答:为进一步强化有组织的基础研究,重点项目分为目标导向类和自由探索类两类重点项目。目标导向类重点项目重点支持我省一流学科、重点优势学科建设,开展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自由探索类重点项目鼓励和支持科研人员自主创新与探索,开展原创性、基础性的科学研究,促进重大原创性成果的产生。申请人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申请有指南方向的目标导向类重点项目,也可选择申请自由探索类重点项目。
答:优青项目在新系统中选择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2025年)入口进行申请。申请人为2023年提交验收且验收结论为“优秀”的青年基金项目负责人,符合优青项目申请资格名单已通知依托单位ebet易博。已获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资助的不得申请。
答:上传文件可能含有特殊或敏感词汇,可将文件pdf转换成图片版进行上传。
19.新系统中项目申请时成果录入可以检索后自动录入吗?外文成果如何录入?
答:新系统中论文、专利等主要类型中文成果可检索后自动录入。外文成果目前需手动录入主要信息。
答:不可以。系统中先确定大类学科领域(数理、信息、化学环境与地质、工程与材料、生命、医药),再从细分领域中确定两个学科方向,故两个学科方向大类领域相同。
21.青年、重点、杰青直接支持项目证明材料,创新研究群体项目骨干主持过国家基金项目的证明材料如何上传?
答:在研项目合同到期(含申请延期到期)而未验收且逾期超过180天的,主要参与人(前3名)不得新申请项目。特别提醒:为避免逾期导致无法申请的情况,请到期项目务必在规定时间内提交验收申请。
24.青年、面上等项目结题后仍满足该项目申请条件可否再次申请该类型项目?
25.当年有主持在研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者不得作为申请人再申请该类型项目,那么有在研青年项目可以申请面上项目吗?
答:是。每人每年只能申请1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包括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基地和人才计划项目时不受上述限制)。
答:主要参与者中如有申请人所在依托单位以外的人员,其所在单位即被视为合作研究单位。
答:依托单位和合作研究单位应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在合作协议上签字并加盖公章。